红茶,作为一种发酵茶的种类,自我国明朝发明以来,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它以特有的功效和口感受到茶界友人的喜爱和追捧。然而,相对普洱、黑茶而言,红茶以其不宜长时间储存和收藏等原因令茶界友人爱恨交加。跨越4个世纪,时至今日,宁德赖氏红茶非遗传承人赖培华先生凭借“祖传古法茶技”,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不断尝试,最终恢复祖上古法红茶饼的制茶技艺。“赖氏红茶饼”的问世,结束了红茶在存储收藏领域“昙花一现”之状,为广大茶友带来了新的希望。何以在确保红茶汤色纯正、口感顺滑、清香甘甜等茶性的同时,打破红茶外在瓶颈,逆流而上,晋入珍藏级的茶叶收藏之列,以其茶界“尊者”的姿态快速深入人心。
因地制宜,培育赖氏特种红茶基地 我国素有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美丽富饶的宁德福安市西北部是国家级AAAA景区 “世界地质公园”,山中平均气温低于外界 6~8 度,独特的气候为“赖氏红茶”的培育提供了绝佳生长环境。这里,孕育着赖茶标准化生态茶园1600亩,仅有93 亩可产“赖氏红茶”,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金花茶”200亩。天然的水土滋养和雨露馈赠,带来的是专属于“赖茶”独特风味。
扎根血液里的赖茶基因,皇室御用茗茶珍品 说起“赖氏红茶”,亦是当今中国唯一传承三甲五道的发酵茶品。清道光二十八年,由传教士作为贡品晋见道光皇帝,道光帝品茗后脱口而出“真乃人间仙露”,并御赐赖茶先祖赖维顺为“贡茶御史”。自此,“赖氏红茶”成为清王朝宫廷的御用茶品。
子承祖业,延续古法制茶技艺,研制赖氏红茶 早在160年前,赖茶先祖赖维顺先生就已经成功将黑红两茶的制茶工艺融为一体,在当时可谓名满朝野。赖氏古法茶技糅合普洱茶加工工艺,并进行大胆创新,反复试验研究、不断提炼改进,赖氏先祖一举掌握了红茶和黑茶两种茶品制作工艺,将其总结为:“自然萎凋、手工揉捻、室内发酵、炭火烘焙”。古法中嫡传的“五道递进发酵”制作工艺,为红茶发酵保留了充分的陈化空间,确保了“赖氏红茶”远远超出普通红茶的存放时间数十倍。使得赖氏红茶存储长达40年之久,几乎等同于普洱茶的存放年限。解放后,因家族种种原因,这一古法制茶工艺未能得到有效推广。时至今日,赖家制茶技艺已传承三代,到了第四代传承人赖培华先生手里,这一“古法制茶工艺”经过赖先生三年多的潜心研究,最终得以成功复原。今天,不经走红的赖氏红茶饼凭“汤醇、色正、香远、易存放”等功能享誉大江南北。
赖氏红茶掌门人赖培华先生
立足宁德,布局全球 赖茶已获得国家专利局颁发的 3 项生产发明专利,4 项外观包装专利,较好地形成了科研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高端茶品定位的“赖氏红茶”荣获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生前的全力肯定,称“赖氏红茶”为“当今世界不可多得的好茶”。同时,“赖氏红茶”被指定为第九届东盟博览会贵宾专用茶,被泰国皇室指定为贵宾接待专用茶,畅销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