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丰(福建)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加入收藏

寻茶正当季,清香是旧识

发布时间:2018-09-13 18:00 文章来源:{admin}

寻茶正当季,清香是旧识

重轮叠影印岩腹,

非烟非雾非丹青。

我与化中人共住,

镜光觌面交相呈。

非云非雾起层空,

异彩奇辉迥不同。

试向石台高处望,

人人都在佛光中。

——《光》

        福建自古便是茶的圣地,近年,闽北各路工夫红茶叶风起云涌:大红袍的故事正在开讲,岩韵的秘密正在揭开,桐木关的神话正在传说,但白云山的茶事却鲜有人提起。可其实,出自此山中的“赖氏红茶”早已是香播万里,声名远扬。

      “赖氏红茶”采自福安刘坑村的仙顶峰茶园,从宁德市区出发前往茶园,要近两个小时,沿着白云山狭窄的峰面辗转而下,路旁巨石累叠,山中,茶树一簇簇整齐地长在静谧的坡地上。但这些均不是赖氏红茶的采摘区,直到行至千米海拔,峡谷树木间云雾萦绕,眼前出现一条通幽小径,依稀可辨古官道痕迹,徒步转过小道,眼前豁然开朗,幽静而朴素的古村落映入眼帘,生产“赖氏红茶”的仙顶峰茶园也在天池岗顶端显露出来。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一字至七字茶诗•茶》

      “赖氏红茶”的干茶细紧如眉,开汤第一泡,汤色红艳透亮,茶叶底均匀黑亮,入口滋味甘甜、嫩滑,香气清香持久。这一切迷人之处启示都隐藏在“赖氏红茶”的每一道制作工艺中。

      《宣和北苑贡茶录》曾记录:凡茶芽数品,最上日“小芽”,如雀舌、鹰爪,以其劲直纤锐,故号芽茶;次日“中芽”,乃一芽带一叶者,号“一枪一旗”;次日“紫芽”,乃一芽带两叶者,号“一枪两旗”;其带三叶、四叶,皆渐老矣。“赖氏红茶”的茶青采摘时间极为严苛。不仅限于清明前后十五天内,还必须在每日的晨雾未散之时采摘,其次,采摘者不可折伤嫩芽,以防茶青走水,不可挤压,以防茶青发热变而影响品质。

        一般红茶的制法即把从茶树上取来的青叶,略为晒干,加以揉捻,使茶叶中的细胞破裂,挤出液汁,然后放着让它发酵,发酵时茶叶的绿叶素破坏了,出现红色,加以烘焙,赖氏红茶与众不同的的加工核心工序则是发酵,赖氏红茶的发酵不仅做到五道,而且每道都有其独到的技艺,使茶叶品质层层递进。再加上师傅在制作工艺上神来之笔般的拿捏,就像文人的灵感,可遇不可求。

        如此一来,“赖氏红茶”一年的总产量竟从未超过900斤,加上传统生产工艺繁琐,要求高,产出的茶叶更是少之又少,有时甚至达到了一茶难求的地步。

玉蕊一枪称绝品,

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

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

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

不肯移根入上都。

——《大云寺茶诗》

        制作“赖氏红茶”的茶树源自云南思茅地区普洱茶树,清道光年间(1821—1851),福建福安的年轻人赖维顺为保家卫国步入军营,在一次抵御匪患的边境军事战斗中,他英勇抗击匪寇,身负重伤,便留在了一个哈尼族村寨养伤。在养伤期间,赖维顺与哈尼族人一起采摘茶叶,学会了萎凋、装锅、火焙、包装、品咂等制茶流程。

        七年后,赖维顺将普洱茶树带回故乡栽种,实现了茶树种植史上第一次西南茶种在东南之地的成功移植栽培。并综合运用绿茶和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反复试验,准确拿捏,把握发酵程度,研制出条形均细、外表乌润的“赖氏红茶”。

        机缘巧合中,英国传教士将赖维顺制作的“赖氏红茶”带至广州招待各国宾客,大受好评,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与此同时,在1852年,“赖氏红茶”被道光皇帝誉为“人间仙露”,赐赖氏先祖“贡茶御史”,“赖氏红茶”成为“赖贡茶”,赖氏茶产业亦步入鼎盛时期。

        此后一百多年间,赖氏红茶经历了好几番盛衰,渐渐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终于在一次赖氏祭祖仪式中,国丰农业总经理、赖氏红茶第四代传承人赖培华品尝到了1979年制作的“赖茶”,茶汤中散发出的浓厚醇香让赖培华萌生了重制“赖氏红茶”的念头。

      “一个人把精力集中在一个点上,不断地去思考,不断地去磨练,甚至为之癫狂,这样的一种焦虑,甚至是临近崩溃的边缘,最终你会有破茧而出的那一刻”,稻盛和夫的这句话形容此后赖培华的作为恰到好处。六年间,赖培华开始走访探寻祖上传统制茶技艺,广采博收各地商家制茶工艺,躬身实践,传承古法之精髓,融合今朝工艺之独特。在 古老“赖茶”制作工艺基础上独自研制出一款创新的上品红茶。

翠团云拱嫩芽新。

百碾千搓一水淳。

我看座中名利客。

能知真味是何人。

        在中国,茶是一种味觉体验,更是一种礼仪,采茶有其礼,制茶有其礼,饮茶亦有其礼,茶人之间的关系,更是礼仪与文化的往复。君子之往俨如茶,以茶度之,不可饮无茶,无茶令人俗。

        喝茶人看重年份、山头、树龄,但真正的种茶人知道好茶叶的价值中还包括蕴藏在其中的天空、雨露、山魂,一杯茶,是大地的恩情、高山的精魄。

        茶园中高达两米多的灌木丛般的野茶树讲述的是大山的语言,白云山自然原力的打造不仅在于奇崛雄浑的危崖、峻峰与深壑,让天池岗如太师椅般稳坐于层峦叠嶂之中,更在于它们如壁垒、如屏风般守护着这一片雨露流岚,呵护着天池岗这座温润的山岗,使得这座集天地之灵气的山川灵脉常年置身于缭绕的云雾之中。山气之刚,水汽之柔,共汇一景,钟灵毓秀成就了“赖氏红茶”这一方茶中圣品,也让品茶人的味蕾、嗅觉在“赖氏红茶”的味道记忆中巡回同感,得到洗礼。

         品茶之人,举止散淡,性格恬静,品出的禅意无从描述,只在茶席间流转,借由枯淡山野的茶汤,隐避之言,婉曲之志,萧寂之情……不过,只看到茶带来的枯寂与蝉静是不足够描述“赖氏红茶”的世界里所蕴藏的磅礴的自然之气的,这一款红茶还蕴藏着一种大气之象,滚烫茶汤有如奔腾的山河之势,与使用古法制作的茶叶产生激烈撞击,每一泡都会产生复杂的味觉感受。

转载自《君弘财富

2014年5月


中国赖茶网  网站地图  
闽ICP备11026541号-4   地址:福建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40号国丰农业(原供销干校大院) 联系QQ:3241618871 电话:0593-2753456
友情链接:
中国赖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