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丰(福建)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加入收藏

“赖氏红茶”写传奇 探寻红茶鼻祖的诞生史

发布时间:2019-09-24 17:40 文章来源:{admin}

 近日,中国·国丰(宁德)茶业有限公司出品的赖氏红茶,以清香、独有的口感在北京海淀区某商场茶叶专卖店以每盒(300克)2.3万元人民币售价,成为红茶业内一匹黑马。

        据国丰(宁德)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培华介绍,这次在京首次推出“赖氏红茶”、是该公司通过国家商标局注册13个商标中的一个品牌,不久“赖氏红茶”、“仙鼎峰峰壹号”、“赖贡”等品牌将陆续登场,今年底还将携赖氏红茶出席第九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中国一东盟投资与商务峰会,增进与泰国茶商的交流与合作。

        当提到有关“赖氏红茶”的历史文化背景时,赖培华更显得自信从容,他那平和且富有磁性的声音,彷佛将我们带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

少年从军因伤退役结茶缘

        原来,在19世纪30年代清道光年间,福建福安县,晓洋刘坑村赖氏先祖——赖维顺被征兵入伍,随军派往云南的思茅服役,时年20岁,在一次激战中身负重伤,被就地安置退役在茶马占道上的一个村寨养伤。

        这是一个风光秀美,民风古朴的哈尼族村落,赖维顺在此安顿下来,满心研习当地著名的普洱茶制作工艺,在这里一住就是六年。1839年早春,已经离家七个年头的赖维顺在哈屁族人的帮助下,精选300多斤普洱茶种和三匹良马,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家乡福建福安晓阳刘坑村。

潜心制茶百炼千锤难出山

        赖维顺从征安然归来,赖氏家族欢欣鼓舞。福建素有茶乡之称,他千里迢迢带回的优良普洱茶树种与制茶工艺,自然给家族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喜悦。从此赖家人开始开荒垦地种植这些新鲜树种,创造财富。

        福建晓阳,阳光和磁场得天独厚,白云山、古火山土壤和古太平洋海底土壤是孕育培养极品茶叶的圣地,自古在白云山仙顶峰就盛传这样一首七绝诗: 

        非云非雾起层空,

        异彩奇辉迥不同。 

        试向顶峰高处望,

        仙翁煮茶佛光中。 

        19世纪40年代,赖家历经4年在刘坑村成功培植成活近1000多株茶树。从此,福安开始有了自己的茶树。1843年赖维顺在晓阳试验加工制作普洱茶。可是反复试验、加工制作,怎么都做不出云南普洱茶那种口感,历经上百次试验,失败了、再试……茶叶的收成一无所获,最后到了变卖所有家中值钱的物品来支付人工工资,但他十分执着,毫不气馁。

峰回路转功夫不负有心人

        某日,村里来了一位洋人传教士,刘坑村当时仅有三户人家,村里人纯朴热情,赖维顺当晚留宿了这位异国客人。后来才知晓是来自罗马的传教士。翌日中午,这位洋人无意问用开水冲泡赖维顺制作普洱茶失败堆放的茶叶,一种与普洱完全不同的香气四溢在这个小小山村的院落之中。

        在与这名传教士的探讨中,赖维顺发现制作普洱茶失败的原因是地理环境,气候温差所致。传教士建议赖维顺在制作普洱茶工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试验,赖维顺终于变通了绿茶和红茶两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工艺、萎凋、手工揉捻、发酵、炭火烘焙制作流程,每次试验时,洋人传教士总是兴奋的说:来茶!来茶!而村里人却听成“赖、茶!赖、茶!”。从此,“赖茶”因汤醇、色正、香远而不经而走、广为流传、相传至今。

御笔钦书 人间仙露名天下

        赖维顺正是在这一时期掌握了由绿变红两种不同茶的制作方法和工艺,悟出了红茶制作过程的五项工艺,准确拿捏细节、把握分寸。到了1851年,赖家人再接再厉在板洋村成功试制出“赖氏红茶”经广州远销西欧,倍受西方市场各阶层的青眯。15世纪中叶后,红茶开始在英国流行,而来自福建板洋村的赖氏红茶以其高品质征服英伦之岛,成为英国皇室的御用茶。

        1852年,洋人传教士进京朝拜道光皇帝,带“赖茶”作为贡品进贡,相传道光皇帝品茗后,称道此茶为“人间之仙露”。遂问传教士此茶何名.传教士叩道:“赖氏红茶”、“赖贡茶”。道光帝即御笔钦书“赖氏红茶,人间仙露”。并赐赖氏祖先为“贡茶御史”。从此,赖氏红茶、赖贡茶就这样从民间走进皇宫,成为皇室及达官贵人喜饮之茶,而名扬天下。

转载自海峡摄影时报周刊

2012年9月27号总605期

中国赖茶网  网站地图  
闽ICP备11026541号-4   地址:福建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40号国丰农业(原供销干校大院) 联系QQ:3241618871 电话:0593-2753456
友情链接:
中国赖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