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氏红茶 与将军的“两岸”情
——赖氏红茶与“中华黄埔协会”会长、连行建上将“两岸”茶情缘
满眼的翠绿,清新的空气,虽已初冬,福州的气候依然是温暖如春。2012年11月19日,国丰(福建)农业投资有限公司驻福州办事处的茶室迎来了一位“台湾贵客 ”——九十一岁高龄的台湾中华黄埔协会会长五星上将连行建先生。
满星上将连行建是中国人唯一在外国获得最高军衔的将军,也是目前世界仅有的华人五星上将,连将军虽九十有一,投身于祖国统一事业,为两岸牵线搭桥统一大业付出了大量心血,在大陆曾受到中央领导接见,这次受“赖氏红茶”第四代掌门人赖培华邀请,特到国丰(福建)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观光考察。
这天下午,连先生来到办公室的茶室,受到了赖培华先生和公司副董事长林树团先生等人的热情款待,谈笑间,大家其乐融融,连先生品饮了几泡赖氏家族特制的一款“赖氏红茶”,顿觉兴奋,并激动地说:“这是他有史以来,喝过最好的红茶,此茶真不愧是人间珍品。”
赖氏红茶第四代掌门人赖培华先生此时侃侃道来一段沉睡近两百年鲜为人知的的中国“赖氏红茶”历史。
相传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清朝道光年间,赖氏先祖赖维顺(赖氏红茶鼻祖),17岁时在晓洋(今福建福安晓洋镇)刘坑村被清政府应征入伍,随军被派往云南的思茅服役。在一次战役中身负重伤,后背安置在茶马古道的一个山寨,经哈瓦族人的精心护理和照料后伤愈。而后和哈瓦族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并学会了种茶与制茶工艺。
在这里,赖维顺一住就是六年。
一心思念故乡的赖维顺在哈瓦族人的帮助下,精选了300斤普洱茶和几匹良马,历经了千辛万苦,长途跋涉回到久别的刘坑村老家。回家以后,赖维顺潜心研制茶,经历了上百次的反复试验,却都以失败告终,以至变卖家产。最终,怎么也做不出云南普洱茶那种口感。
这时,赖培华先生抿了一口茶,继续说道,一次村里来了一位洋人传教士。某一天的清晨传教士无意中把赖家屋前院堆放的熏干的茶叶拿来泡茶,发现冲泡后一阵阵的茶香散发在这个宁静的小山村中,原来是堆放在院落的茶叶经过发酵而发生氧化作用。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赖家人在惊喜之余,大为兴奋。从此赖氏族人代代相传。经过不断积累,研制出自己独特的“赖氏红茶”、“赖贡茶”。
1842年洋人传教士带着赖氏红茶进京,朝见清朝道光皇帝并把赖氏红茶作为贡品进贡给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一番品茗后,遂问传教士此茶的出处,传教士叩道:此茶是闽晓阳刘坑村赖氏制作的“赖氏红茶”。于是皇帝即刻御笔钦书“赖氏红茶,人间仙露”。并赐赖氏先祖为“贡茶御史”,成为皇室及达官贵人喜欢之茶。从此“赖贡茶”汤醇、色正、香远便广为人传。在此期间赖氏制作的“赖氏红茶”还参加了1915年的巴拿巴万国博览会,并获得金奖。(赖维顺也是坦洋功夫早期的研发人)
赖培华先生余兴未尽,接着说:“我们培植的近100亩茶树的种植地点是在白云上地界,土质公园经几亿年地壳运动形成的冰臼特殊土质土壤,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涧,在这些茶树的四周种植了桂花、罗汉松、红豆杉等对人体有益的树种,且白云山日夜温差大,常年近300天有云雾缭绕。由此真正领悟出了‘高山蕴云雾,云雾育好茶’。”
如今,“赖氏红茶”频频在世界重大贸易会议上多次亮相,中央主要领导已对“赖氏红茶”作为中国最好的红茶做了充分肯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把“赖氏红茶”作为皇家御用茶,欧美国家把“赖氏红茶”已作为国宴用茶,不久的将来,“赖氏红茶”将成为中国最好的“国礼用茶”,“赖氏红茶”在中国将绽放出人类生态文明的一朵绚丽多彩的花朵。
随着午后的斜阳羞答答的落山后,品茗之余大家余兴未尽,一股仙琼浆玉液般的醇香茶味,通过舌苔味蕾流进心田,沁人心脾。禅茶书斋已满层茶韵味飘香四溢,顷刻间望着玻璃杯中红茶袅袅升腾的气雾,连行健先生已浑然感觉一种隐藏内心深处的诗意在萌动,站立后,提笔挥毫泼墨抒展将军情怀。现场写下了“赖氏红茶人间仙露”与“赖氏红茶两岸情”二幅佳作。
这时将军很激动的说道:“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两岸本是同根同族的一家人,大陆的赖氏红茶和阿里山的高山乌龙就像两姐妹,我将把这茶文化带到世界各地,广为弘扬,让大家分享。”
“老骥伏励志在千里,英雄暮年壮心不已”。连将军知道人活百岁终要故去,他决定在有生之年健行大陆,奔足华夏,用自己的“翰墨春秋,真迹墨宝”为当年的抗日将士建造一座可以永远被后人敬仰的纪念馆,以告慰那些为民族解放而战,为祖国命运而战的英雄们。我们相信,为了实现中国人的民族魂,连行键将军的远大宏愿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实现,一定能够实现。
连将军为祖国统一奔波,鞠躬尽瘁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全体华人崇敬的,他是当之无愧的“国家之宝”。
2012年12月26日
何新伟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