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传承中,白酒有着特殊的地位,长期以来,白酒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
珍品赖茅移驾闽东
2011年9月4日,在贵州省宏运拍卖公司举行的中国名酒拍卖会上,一瓶1935年产、约400克的“赖茅”酒种被国丰(福建)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培华以1070万元收入囊中。这一价格打破了此前“汉帝茅台”890万元的拍卖纪录,一举成为中国白酒拍卖历史上的标王。
赖茅是“国酒”茅台的前生。1952年,赖氏“恒兴酒厂”等茅台三家酒厂被收为国有,合并成立国营茅台酒。而该瓶“赖茅”酒种便出自曾经的“恒兴酒厂”。
据赖培华介绍,早年福建永定赖氏中的一脉迁徙至贵州繁衍生息。清道光年间,贵州赖家先祖在贵州茅台村创办“茅台烧春”酒坊。其后,一代茅酒巨匠赖嘉荣继承祖业,突破传统酿酒技艺,独创“回沙”等工艺,所酿之酒酱香突出、幽雅细腻、回味悠长。1915年,在世界名酒云集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酱香型赖氏茅酒一举夺得金奖,名扬天下。赖嘉荣也被后人誉为“赖茅鼻祖”“酱香始祖”。
这瓶1935年产的赖茅酒种便是赖嘉荣传后之作。1935年赖氏族人将两箱赖茅酒送予了新中国成立后首任中国国画院院长的叶恭绰。叶恭绰去世前交代儿子叶崇琪一定要将这瓶珍品赖茅酒种还于赖家后人。几经曲折,2006年,叶崇琪找到了赖茅嫡传人,完成了父亲的心愿。2009年,这瓶带有传奇色彩的名酒出现在名酒拍卖会上。
“这是赖家老祖宗的宝贝,作为福建的赖氏后人,我有义务将它拍下,将酒种先带回原籍福建,待时机成熟,组织酒业专家研究开发,做老百姓能喝得起的纯粮酒、食心酒、健康酒。”赖培华说。
传奇酿造再续经典
国丰农业董事长赖培华看来,千金拍的这件珍品,不仅是因为这是一瓶蕴藏着丰厚历史文化的赖氏先祖的酒,更是因为作为现存最老的酱香型白酒,其独特的酱香对以后此类酒的研究、开发、生产具有深远意义。“其价值远超1070万元。”赖培华说。
之后,国丰农业联合酒业专家历经7年的苦心钻研和探索,在古老“赖茅”酒种制作工艺基础上,以其气候、水质、泥土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酿酒工艺,根据酒种的香、细、悠、味等特质研发生产出国丰“传承1935”“匠心1070”“锦绣”“国丰堂”等款酱香酒。这数款酒酒液微黄而透明,酒气酱香突出,酒香醇厚隽永,低而不淡、香而不艳、优雅细腻、回味悠长,被酒界赞为“敞杯不饮,香气持久不散,空杯酱香浓郁、留香悠长”。其饮后不上头、醉后醒酒快的特点,尤其适合逢年过节,亲朋好友相聚。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这也标志着赖培华和他的国丰酒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未来,国丰农业将继续探索酱香白酒现代发展的科学路径,把赖茅酒种的精髓文化、内涵、质量再一次提升、升华,将百年酱香白酒文化与工艺发扬传承下去,并打造出独树一帜的国丰品牌。
来源:闽东日报